印度人拆了航母造摩托,就问你怕不怕!
阅读:804 次 2016-12-19 22:52:56
关于印度,总有一个永恒的话题——摩托车。
印度人简直把摩托车玩儿出了花,每到印度共和国日阅兵庆典,印度边防部队(BSF)的士兵们在行进中的摩托车上表演叠罗汉特技,总能赢得满堂彩。
各种高难度动作,让前来观礼的美国总统奥巴马都不得不点赞,同时表示以后不会再开摩托车了。
关于印度人为何如此热爱摩托,有不同的说法。有人说,在印度人看来,摩托车特技是从印度教苦行修道的动作演化出来的一种特技表演,与瑜伽一样同为印度国粹。还有人认为,这是源自英国军事传统,由于上世纪初的战场无线电通讯不完善,英军信号兵为了传递信息,必须掌握高超的摩托车驾驶技巧,这项训练逐渐成为一种传统,在英联邦国家较为盛行。
两种说法各有各的道理,问题是,英联邦范围内有很多国家,为什么只有印度把这项技能发挥到了极致呢?
这也许真的与印度将其视为“国粹”有关,阿三对国粹还是很热爱的,比如瑜伽,在莫迪的大力推动下,印度军队甚至在航母上大练瑜伽,堪称一绝。
而当这份对国粹的热情转移到摩托车上时,阿三们最终还是选择对航母下手了。
此时,印度航母“维克兰特”号的内心是崩溃的。
因为阿三要把她拆了,回收钢铁,造摩托了。
“维克兰特”号是英国在二战期间制造的,彼时名为“大力神”号。1957年,英国海军将她卖给了印度,在1971年的印巴战争中,“维克兰特”号发挥了关键作用,立下了赫赫战功。
但现在她已垂垂老矣,毕竟已经下水七十多年,浪不动了。关于如何处理她的“后事”就提上了日程,有人提议将该舰保留并改造成博物馆,进行爱国主义教育。但是印度国防部否决了这个方案,理由是这不经济,将要耗费50亿卢比。但是毕竟“维克兰特”号也为印度立过功、流过血,是印度的第一艘航母,地位特殊,不可等闲视之。
于是,如何经济实惠地处理掉“维克兰特”号,还能照顾到国民情绪、激发爱国主义热情,就成了摆在印度海军面前的棘手问题。
然而就在此时,阿三那颗被国际各大军火商坑到秀逗的脑袋竟突然灵光起来了——2014年,印度海军以6亿多卢比,约合1000万美元的价格将“维克兰特”号卖给了一家拆船公司。但这并不是终结,而是新生——经过拆解之后的钢铁部件将回炉,重铸成一辆辆摩托车,在陆地上继续驰骋。
这下印度百姓高兴了,一想到自己正骑在一辆曾经的航母上,应该会觉得这俩轮儿的“陆地航母”比四个轮子的“陆地巡洋舰”还厉害吧。
虽然这些人不大会关注这个拆船的过程有多暴力。
讲道理,阿三这个主意确实蛮有才的,既赚了里子,更赚了面子。这一点是很多西方发达国家在处理退役航母时都做不到的。
比如“维克兰特”号的原产地英国,在处理退役航母时就犯了糊涂:2011年,英国国防部不顾民众反对,以290万英镑的低价将“皇家方舟”号卖给了土耳其的拆船公司,回收废钢用来造铁罐了。然而2013年英国就后悔了,因为“皇家方舟”号的姊妹舰“卓越”号在执行任务时起火受损,找不到备件维修,只能从土耳其的拆船厂回购零件,再空运回国,这来回折腾到底花了多少钱,英国国防部不肯透露,估计是不好意思透露吧。
但好歹这也曾经卖出价过,相比美国海军的待遇已经好很多了。2014年,美国海军的排水量高达8.1万吨的功勋航母“萨拉托加”号退役,受美国法律限制,海军无法将退役航母外销,只能寻求国内拆船厂回收,结果根本卖不出价——1美分就把8.1万吨排水量的航母给卖掉了。
“萨拉托加”号是“福莱斯特”级航母的第二艘舰,该级首艘舰“福莱斯特”号同样是卖了1美分……
至少1美分也是钱啊,毕竟没有倒贴。法国海军比英、美就惨多了——倒贴,还贴了不少。
让法国头疼的航母叫做“克莱蒙梭”号,她于1961年服役,并在海湾战争中居功至伟,曾被视为法国海军的骄傲,没想到却在最后一刻成为了累赘。
本来法国打算将航母上的有毒物质拆除后卖到亚洲销毁,但由于中间除了一些岔子,舰上可能致癌的石棉没来得及拆除,还被环保组织盯上了。法国方面声称舰上的石棉只剩46吨,不会产生污染,但是环保组织说这根本是在骗人,舰上还有成百上千吨石棉没拆掉。
石棉曾在“克莱蒙梭”号建造的年代广泛使用,但到了她退役时,石棉已经由于其致癌性,被欧洲国家视为洪水猛兽一般,避之不及了。
就在法国因为“克莱蒙梭”号被困在港口里找不到出路而发愁时,印度又出现了,弱弱地说了一句,“要不,我来?”
法国立马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,赶紧连拖带拉地把航母往印度送,但是行动还是没有环保组织快,“绿色和平”不仅在海上阻挠航母行进,还赶到新德里街头组织抗议,最终在民意压力下,印度最高法院宣布不许“克莱蒙梭”号进入印度海域。最后只能由法国总统希拉克宣布,将“克莱蒙梭”号拖回法国。
这下,法国航母不仅乘兴而来、败兴而归。更亏的是,当初来的时候走的是苏伊士运河,为了“过河”,法国还跟埃及纠缠了半天,给了一笔很可观的“好处费”,结果还白跑一趟,回去的时候为了防止再被敲一笔,只能绕好望角,但是走好望角又绕了很多路,每天的拖船费用都让法国感觉在割肉。
不仅肉疼,而且脸疼,国内外的社会名流、政商人士都对这桩“赔本买卖”冷嘲热讽,搞得法国很没面子,最后折腾了几年,还是由历史上相爱相杀的英国接了盘——2009年2月,“克莱蒙梭”号终于抵达了英格兰东北部的拆船基地,开始拆除了。
这一场风波皆因“石棉”而起,不仅让法国吸取了教训,也让印度长了个心眼儿,那就是,造航母千万不要再用石棉了!
结果在俄罗斯给印度改装“维克拉玛蒂亚”号航母时,印度就千叮咛、万嘱咐,把俄罗斯一直用在航母上的用来隔热的石棉改成了耐火砖,结果在海试中趴窝了,又埋怨说中国产耐火砖不行。阿三啊,赖东赖西,就是不知道从自身找原因。
印度现在正在建造的首艘国产航母也叫“维克兰特”号,下水三次还没造好,要是有之前拆“维克兰特”号的效率,现在应该在印度洋横着跑了吧。到底新一代“维克兰特”表现如何,会不会跟印度产摩托车一样可靠,大家等着瞧吧~
企业最新信息 / NEWS
[ 船舶出售 ] 出售:1000吨双壳油船 建造年份:2012年 建造地址:中国 福建
2025-08-15 16:31:47.0
[ 船舶出售 ] 出售:300吨全回转浮吊起重船 建造年份:2007年5月 建造地址: 中国
2025-08-15 16:31:45.0
[ 船舶出售 ] 出售:2020年7月造1000吨 加油船/双底双壳 /CCS船级社
2025-08-15 16:31:42.0
[ 船舶出售 ] 出售:5100吨在航货船 建造年份:2008年9月 建造地址: 中国
2025-08-15 16:31:41.0
2025-08-15 16:31:39.0
[ 船舶出售 ] 出售:5000吨在航甲板货船 建造年份:2020年 建造地址:中国 连云港
2025-08-15 16:31:38.0
2025-08-15 10:49:12.0
2025-08-15 10:48:55.0
2025-08-15 10:47:03.0
2025-08-15 10:46:59.0
热门企业
/ HO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