客服信息移至会员中心
首页 > 新闻列表 > 新闻详情

我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考破冰船在江南造船开工

阅读:1089 次 2016-12-20 20:28:14

今天上午10时8分,我国自主建造的第一艘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在江南造船厂开工建造,切割车间对第一块钢材点火切割。根据计划,新船预计2019年建成,将与购自乌克兰的“雪龙”号极地考察船组成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队,大幅提升我国极地海洋考察能力和极地考察运输保障能力。


第一艘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在江南造船厂点火切割 海沙尔 摄影

新船建造工程由国家海洋局下属的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组织开展,江南造船(集团)有限公司承担建造。

船长122.5米,船宽22.3米,设计吃水7.85米,设计吃水排水量约13990吨,航速12—15节,续航力2万海里,自持力60天,能载员90人。这艘船具有很强的破冰能力,能在1.5米厚度冰、0.2米厚度雪的海况下,以2—3节航速连续破冰行驶。

新船的设计融合了国际新一代考察船的技术、功能需求和绿色环保理念,采用国际先进的双向破冰船型设计——船首船尾均可破冰,并具备全回转电力推进功能和冲撞破冰能力

可实现极区原地360度范围内自由转动,还可突破极区20米当年冰的冰脊。这艘船建成后,将大幅提升我国极地船舶的机动能力,满足全球无限航区航行需求。

装备方面,新船将配置国际先进的海洋调查和观测设备,实现科考系统的高度集成和自恰,成为我国开展极地海洋环境与资源研究的重要基础平台。

科研人员可在船上开展极地海洋、海冰、大气等环境基础综合调查观测,进行有关气候变化的海洋环境综合观测取样,在极地冰区海洋开展油气资源、生物资源调查,基本具备“摸边探底、潜力评估”的调查能力。

国家海洋局副局长林山青表示,我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考破冰船正式开工,标志着我国极地考察保障和极地海洋调查能力将迈上新台阶,结束多年来我国南北极考察“雪龙”号单船作战的历史。


“雪龙”号原系乌克兰赫尔松船厂1993年建造的一艘破冰船, 我国购进后,投资3100万元改装成极地科学考察运输船,于1994年代替“极地”号服役至今。


“雪龙”号船长167.0米,船宽22.6米,能载员80人。在1.1米厚度冰、0.2米厚度雪的海况下,它能以1.5节航速连续破冰,破冰能力不及新船。


今年8月,“雪龙”号靠冰停泊,进行长期冰站作业。来源:新华社

林山青说,新船建成后,会与“雪龙”号考察船一起组成破冰船队,以更多样的组合方式开展极地海洋调查考察保障。


这将有力推动我国极地科学研究,加快极地考察强国的建设进程。

天天船舶声明:
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,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。
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与本站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
QQ:2405694278 邮箱:info@ttship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