客服信息移至会员中心
首页 > 新闻列表 > 新闻详情

连续30年领跑全国 解锁广东“蓝色引擎”的增长密码

阅读:5 次 2025-11-26 08:22:25

央视网消息(记者 麦锦婷)“随你融入大海,相知和鸣,拥抱彼此透明,编织一个梦境……”11月9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主题歌《天海一心》中“滴水汇海”的意境,不仅呼应着大湾区的海洋文化,更隐喻着广东向海图强的磅礴合力。

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,打造“海上新广东”,是拓展发展新空间、培育新动能的重要路径。2024年广东海洋生产总值率先突破2万亿元,比“十三五”末增长16%;形成海洋油气化工、海洋渔业、海上风电、海工装备、海洋旅游等5个万亿级、千亿级产业集群;巴斯夫(广东)一体化等超百亿美元项目落地建设,世界级沿海石化产业带强势崛起。

一项项海洋经济成就见证着广东“向海图强”,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故事。“十四五”以来,广东聚焦打造“海上新广东”,全方位推进海洋强省建设,海洋生产总值连续30年领跑全国,蓝色经济动能澎湃,全面建设海洋强省迈向新高度。

“十五五”规划建议首次把海洋单独列为一条重点任务,进一步凸显海洋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地位。在“十五五”的新征程上,广东将抢抓机遇,深耕海洋,以更大力度、更快行动发展海洋经济,以新的更大成效助力全面建设海洋强省、加快打造“海上新广东”,为广东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蓝色动能,为海洋强国建设贡献广东力量。

珠海桂山岛

珠海桂山岛

“十四五”成就篇——五年澎湃·万亿蓝海

——构建陆海统筹、山海互济经略海洋新格局

一艘艘远洋货轮集聚在锚地,等待引航进港,各色集装箱陈列于港口码头,即将去往全球各地。广东各大海港繁忙有序的背后,离不开一系列政策规划的强力支撑。近年来,广东构建陆海统筹、山海互济经略海洋新格局,为海洋经济的蓬勃发展注入强大动力。

2025年,率先出台《广东省海岸带及海洋空间规划(2021-2035年)》,陆海联动,合理布局“城、湾、岛、岸、堤”,促进形成点上开发、适度聚集、优近拓远的海洋空间格局,构建“一线管控、两域对接,三生协调、生态优先,优近拓远、湾区发展”的开发保护总体格局。

“向海”规划,让海洋经济发展空间更加充裕。在省管海域6.47万平方千米范围内,广东划定海洋发展区4.4万平方千米,占海域面积的68%。支持现代海洋牧场、深远海养殖和智慧渔业发展,划定渔业用海区2.93万平方千米,占海洋发展区总面积的66%。支持港口、航运、跨海路桥等基础设施建设,划定交通运输用海区3935平方千米。支持规模化发展海上风电,加速构建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集群,划定工矿通信用海区6665平方千米。预计在围海养殖区、海洋风电场、电厂温排水区、闲置或废弃盐田有552平方千米可供规划建设。将361个海岛划定为发展类海岛,为无居民海岛保护开发预留空间。

用好宝贵的海洋资源,为广东释放了更大的“蓝色引擎”动力。如今,全球规模最大的跨海工程港珠澳大桥以及深中通道、黄茅海跨海通道建成通车,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港口群初显雏形,全省建成6个亿吨级大港,深圳港、广州港分别位居全球集装箱港口吞吐量第4位、第6位;累计开通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447条,海运网络覆盖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个港口,国际航运枢纽竞争力进一步提升。

汕头南澳岛

汕头南澳岛

——海洋科技创新能级加速跃升 产业体系实力凸显

2024年10月,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(珠海)正式揭牌,并同步启动首批海上试验。该试验场不仅能满足智能船舶、水下机器人、水下通信、海洋生物、浮式风电、波浪能装置等海试需求,更有利于加快成果转化与产业化进程,充分释放海洋新兴产业发展潜能。

“我们以首批联合试验为契机,为广大涉海单位提供更优质的海上测试公共服务,打通海洋装备由样机到产品‘最后一公里’,加速海洋科技成果转化,培育海洋新质生产力和未来产业,助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。”广东省海洋发展规划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王成荣说。

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(珠海)揭牌并开展首批联合试验。(图源:广东省海洋发展规划研究中心)

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(珠海)揭牌并开展首批联合试验。(图源:广东省海洋发展规划研究中心)

高标准建设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(珠海)是广东海洋科技创新能级加速跃升的生动缩影。目前,广东省建有海洋领域全国重点实验室1家、省实验室3家、省重点实验室11家、新型研发机构6家、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9家。

以科技研究为基础,持续加强海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应用,助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成果不断涌现:全球钻探能力最强的大洋钻探船“梦想”号在广州建成入列;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(珠海)、国家深海科考中心、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等一批“国字号”创新平台落户;冷泉生态系统、极端海洋动态过程多尺度自主观测科考设施等一批“国之重器”加快建设;实施重点领域研发计划“海洋科技”重大旗舰专项,实现6000米深海采矿等海洋能源、海洋高端装备、海洋生态安全领域重大科技突破。

以融合发展为根基,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,推动海洋经济综合实力核心地位不断跃升。数据显示,广东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提速,累计建成重力式深水网箱6487个,居全国第一;桁架类网箱15个,居全国第三,“格盛一号”“湛江湾1号”等一批重器相继投产,“蓝色粮仓”不断夯实。累计建成投产海上风电装机容量超1200万千瓦,跃居全国第一。“十四五”期间,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专项累计投入11亿元,支持海洋生物医药、海洋电子信息等海洋六大产业创新发展,带动产业产值约150亿元,引领海洋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16%,海上风能制氢、海洋低空经济、蓝碳交易等一批新业态萌发成长。

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、厅长胡建斌表示,海洋经济已经成为沿海地区经济增长最具活力和前景的领域之一,在成为国民经济新增长点,以及扩大内需、破除资源瓶颈、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。

全球钻探能力最强的大洋钻探船“梦想”号在广州建成入列。(图源: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)

全球钻探能力最强的大洋钻探船“梦想”号在广州建成入列。(图源: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)

——人海和谐 筑牢蓝色生态屏障

修复海洋生态,提升综合治理效能,是打造“海上新广东”的重要篇章。

走进广州南沙体育馆南侧蕉门水道北岸滨海湿地,可以看到一片城海相融的滨海生态带和亲海景观带,人与红树林和谐共生的绿美景观映入眼帘。这里原本受土地开发、港口建设、航运等人为活动影响,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导致水体污染,富营养化加剧,使得生态平衡受到威胁。

对此,当地通过开展荒滩硬质场地生态化改造、红树林营造、湿地植物种植等措施,营造红树林约2.5公顷,修复滨海湿地约4公顷,探索出生态功能提升与滨海景观带打造耦合的海洋生态修复新方式。改善后的滨海景观,带来更多的旅游客源,带动南沙区旅游经济发展,2024年,南沙区接待旅游人数接近6000万,较2023年增长105%。

让海滩换上“新装”,红树林生态修复工作正开展得如火如荼。近年来广东营造修复红树林超55.2平方千米,全球首个“国际红树林中心”落户深圳,建成4个万亩级红树林示范区,完成全国首宗以及国内总量最大、数额最高红树林碳汇交易,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“蓝色家园”加速成型。

“淡水资源匮乏、生态系统脆弱曾是三角岛生态修复的最大难题。”珠海市海洋发展局副局长庞勇介绍,当地创新采用“团粒喷播”技术复绿裸地13公顷,构建海岛水循环系统解决用水难题。如今的三角岛已成为白鹭栖息的“生态绿洲”,其“公益+旅游”开发模式为无居民海岛修复提供了可复制的“广东方案”。

以“公益+旅游”模式开发的无居民海岛——珠海市三角岛。(图源:广东省海洋发展规划研究中心)

以“公益+旅游”模式开发的无居民海岛——珠海市三角岛。(图源:广东省海洋发展规划研究中心)

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发布的一组数据生动彰显海洋生态修复成效:全省划定生态保护红线5.08万平方千米。汇集中央及省级财政资金超30亿元,统筹推进海岸线整治修复、美丽沙滩、海堤生态化、滨海湿地恢复、美丽海湾建设等“五大工程”,整治修复海岸线超200千米、滨海湿地超62平方千米,打造魅力海滩77个,建成美丽海湾15个、和美海岛7个、各级涉海自然保护地124个,全省近岸海域优良水质面积比例90.6%。

“十五五”展望篇——深蓝跃迁·万里新航

统筹“向海”规划,协同“耕海”要素,坚持科技“兴海”,打通“下海”通道,疏通“亲海”平台,构筑“护海”体系,“十四五”时期,广东推进全面建设海洋强省、打造“海上新广东”的成效亮点纷呈。展望未来,广东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表示:“我们将在‘十五五’规划中,科学谋划‘挺进深蓝工程’相关工作,系统谋划一批标志性强、引领性强、辨识度高的重大项目和平台。”

——精耕近岸

打造“黄金内湾”,创建全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,建设现代海洋城市,让每一寸黄金岸线都迸发出创新的密度与经济的活力。

——深海攻坚

建好用好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(珠海),建设国家深海科考中心,在深海领域实现更多“从0到1”的突破,成为国家深海战略的“先锋队”。

——布局极地

积极争取极地考察国内基地、极地博物馆在广东落地,在国家极地事务中发出“广东声音”。

从技术突破到制度创新、成果转化,从“耕海牧渔”的古老智慧到“挺进深蓝”的现代气魄,广东海洋经济正逐浪前行,散发蓬勃生机,“十五五”的蓝色经济新篇章必将徐徐铺展。

 编辑:魏鑫 责任编辑:张晓琳

   来源:央视网

天天船舶声明:
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,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。
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与本站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
QQ:2405694278 邮箱:info@ttship.com